郝柏村簡介資料(個人簡曆圖片)
郝柏村乃陸軍官校十二期炮科畢業,之後隨即加入抗日戰爭,參加過1938年的廣州之役及1939年的皖南戰役。後又隨孫立人所率領之中國遠征軍38師赴緬甸作戰,戰勝後轉進印度休整。1948年於國共內戰之遼西會戰(遼沈戰役)期間,他從錦州前線被召回,成為蔣中正總統的侍從官。台灣當局前“-長”郭寄嶠上將為其嶽父。
1958年金門炮戰(八二三炮戰)發生時在金門擔任第9師師長,奉命率部戍守小金門(烈嶼)有功,因而獲頒雲麾勳章與虎字榮譽旗,並升任金門防衛司令部司令。1977年4月,晉升陸軍二級上將,調升“-”副參謀總長。1978年6月,掌偽陸軍總司令。1981年12月由蔣經國晉任一級上將,並調升台灣“-”參謀總長,在職八年。參謀總長原來兩年一任,因種種特殊情況一再延任,成為曆任在職最久的參謀總長。
生平履曆
郝柏村先生1919年出生於鹽都葛武鎮郝榮。6歲起在本莊淨土庵讀私塾三年,後又到尚莊小學和鹽城縣立第二小學念書。13歲小學畢業後考取鹽城中學讀初中。1935年,16歲的郝柏村考取了常州中學高中部。因家境不十分寬裕,他便放棄了念高中的打算,來到南京,報考不需繳納任何費用的黃埔軍校。經初試和複試,郝柏村被錄取為軍校第12期新生。當時軍校分步兵科和炮科,郝柏村分在炮科。抗日戰爭全麵爆發後,軍校由南京遷到廬山,不久又遷到武昌,因形勢逼人,軍校加快了教學步伐,黃埔軍校第12期學生於1938年元月提前舉行畢業典禮,畢業後放假兩周,郝柏村回到家鄉,休息兩周,返校後被分到湖南寧陵炮兵學校,學習由蘇聯援助的火炮使用技術。
此次一別家鄉整整60年,一個甲子,他都沒有機會回家鄉一趟。
1940年,郝柏村炮校學習結束後,分在炮兵14團5連任代理連長。先後駐防在湖南邵陽、廣西興安一帶。1944年,又被派到重慶陸軍大學第20期學習,學習結束後,升任炮兵14團參謀主任,隨部隊先後駐防鄭州、徐州,於1948年初調防沈陽。遼沈戰役前夕,郝柏村奉命離開部隊,到南京-待命,後被分配去陸軍196師任上校參謀長,駐防湖南衡陽。
渡江戰役前夕,郝柏村離開部隊來到上海,旋即又來到重慶,在重慶附近的一個縣城的永川中學當半年教員。
1950年春,郝柏村由香港輾轉來到台灣,憑個人資曆,在炮校謀了個教員職位,兩年後升任炮兵學校總教官。1954年,被送到陸軍大學將官短訓班培訓一年,結業後,被分到第三炮兵任上校指揮官。1958年8月升任第九師少將師長兼戰地指揮官,戍守小金門。後又被送到台灣“三軍聯合參謀大學”將官班深造,旋又被派往美國陸軍參謀大學深造,1963年回台灣,出任陸軍第三軍副軍長。1964年4月晉升金門防衛部中將副司令。同年10月,台灣舉行“-”閱兵,偽“-”指派郝柏村為閱兵總指揮官。第二年,郝柏村接替胡璉,出任“-”的侍衛長。
1981年10月,郝柏村任“-”參謀總長,晉升為一級上將。在1986年3月召開的國民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委員,是中常委中唯一的一位職業軍人。1988年1月蔣經國逝世後,-上台,郝柏村被留任參謀總長。1989年11月任“-長”。1990年初春,被提名出任“行政院長”,兼任國民黨-改革策劃小組副召集人,“國家統一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在任三年多。
1993年8月,郝柏村當選為國民黨中央副主席,任 資政。
退休以後,郝柏村多次來大陸祭祖、省親、旅遊。
1999年4月3日13時05分,郝柏村先生偕夫人郭莞華,率兒子郝龍斌、郝海嬰及孫女郝漢祥一行12人搭乘華航班機離開台北,經香港轉港龍KA810班機抵達南京,開始了他闊別家鄉61年以來的首次返鄉祭祖掃墓之行。
2001年7月,郝柏村率領廿多位台灣高級退役將領赴桂林旅遊,其中包括五位上將,多位中將,是-訪問大陸最高級退役將領團。
2005年10月,郝柏村來江蘇省揚州、鹽城兩市訪問。在揚州這座古城,道出了其心聲“踏進揚州就能感受到這座城市的生機與活力,揚州變化太快了,真可謂一天一個樣!”
2020年3月30日下午,郝柏村因多器官衰竭在台北逝世,享年101歲。
郝柏村(1919年8月8日-2020),字伯春,漢族,1919年8月8日出生在江蘇省鹽城市鹽都區葛武鎮郝榮村,台灣當局一級上將,曾任台灣地區“行政院長”,參謀總長等職。其子郝龍斌為前任台北市長。
郝柏村乃陸軍官校十二期炮科畢業,之後隨即加入抗日戰爭,參加過1938年的廣州之役及1939年的皖南戰役。後又隨孫立人所率領之中國遠征軍38師赴緬甸作戰,戰勝後轉進印度休整。1948年於國共內戰之遼西會戰(遼沈戰役)期間,他從錦州前線被召回,成為蔣中正總統的侍從官。台灣當局前“-長”郭寄嶠上將為其嶽父。
1958年金門炮戰(八二三炮戰)發生時在金門擔任第9師師長,奉命率部戍守小金門(烈嶼)有功,因而獲頒雲麾勳章與虎字榮譽旗,並升任金門防衛司令部司令。1977年4月,晉升陸軍二級上將,調升“-”副參謀總長。1978年6月,掌偽陸軍總司令。1981年12月由蔣經國晉任一級上將,並調升台灣“-”參謀總長,在職八年。參謀總長原來兩年一任,因種種特殊情況一再延任,成為曆任在職最久的參謀總長。
生平履曆
郝柏村先生1919年出生於鹽都葛武鎮郝榮。6歲起在本莊淨土庵讀私塾三年,後又到尚莊小學和鹽城縣立第二小學念書。13歲小學畢業後考取鹽城中學讀初中。1935年,16歲的郝柏村考取了常州中學高中部。因家境不十分寬裕,他便放棄了念高中的打算,來到南京,報考不需繳納任何費用的黃埔軍校。經初試和複試,郝柏村被錄取為軍校第12期新生。當時軍校分步兵科和炮科,郝柏村分在炮科。抗日戰爭全麵爆發後,軍校由南京遷到廬山,不久又遷到武昌,因形勢逼人,軍校加快了教學步伐,黃埔軍校第12期學生於1938年元月提前舉行畢業典禮,畢業後放假兩周,郝柏村回到家鄉,休息兩周,返校後被分到湖南寧陵炮兵學校,學習由蘇聯援助的火炮使用技術。
此次一別家鄉整整60年,一個甲子,他都沒有機會回家鄉一趟。
1940年,郝柏村炮校學習結束後,分在炮兵14團5連任代理連長。先後駐防在湖南邵陽、廣西興安一帶。1944年,又被派到重慶陸軍大學第20期學習,學習結束後,升任炮兵14團參謀主任,隨部隊先後駐防鄭州、徐州,於1948年初調防沈陽。遼沈戰役前夕,郝柏村奉命離開部隊,到南京-待命,後被分配去陸軍196師任上校參謀長,駐防湖南衡陽。
渡江戰役前夕,郝柏村離開部隊來到上海,旋即又來到重慶,在重慶附近的一個縣城的永川中學當半年教員。
1950年春,郝柏村由香港輾轉來到台灣,憑個人資曆,在炮校謀了個教員職位,兩年後升任炮兵學校總教官。1954年,被送到陸軍大學將官短訓班培訓一年,結業後,被分到第三炮兵任上校指揮官。1958年8月升任第九師少將師長兼戰地指揮官,戍守小金門。後又被送到台灣“三軍聯合參謀大學”將官班深造,旋又被派往美國陸軍參謀大學深造,1963年回台灣,出任陸軍第三軍副軍長。1964年4月晉升金門防衛部中將副司令。同年10月,台灣舉行“-”閱兵,偽“-”指派郝柏村為閱兵總指揮官。第二年,郝柏村接替胡璉,出任“-”的侍衛長。
1981年10月,郝柏村任“-”參謀總長,晉升為一級上將。在1986年3月召開的國民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委員,是中常委中唯一的一位職業軍人。1988年1月蔣經國逝世後,-上台,郝柏村被留任參謀總長。1989年11月任“-長”。1990年初春,被提名出任“行政院長”,兼任國民黨-改革策劃小組副召集人,“國家統一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在任三年多。
1993年8月,郝柏村當選為國民黨中央副主席,任 資政。
退休以後,郝柏村多次來大陸祭祖、省親、旅遊。
1999年4月3日13時05分,郝柏村先生偕夫人郭莞華,率兒子郝龍斌、郝海嬰及孫女郝漢祥一行12人搭乘華航班機離開台北,經香港轉港龍KA810班機抵達南京,開始了他闊別家鄉61年以來的首次返鄉祭祖掃墓之行。
2001年7月,郝柏村率領廿多位台灣高級退役將領赴桂林旅遊,其中包括五位上將,多位中將,是-訪問大陸最高級退役將領團。
2005年10月,郝柏村來江蘇省揚州、鹽城兩市訪問。在揚州這座古城,道出了其心聲“踏進揚州就能感受到這座城市的生機與活力,揚州變化太快了,真可謂一天一個樣!”
2020年3月30日下午,郝柏村因多器官衰竭在台北逝世,享年101歲。
郝柏村相關


經曆曆史事件:

相關院校:

同年(公元1919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2020年)去世的名人: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小礼物走一走?雪碧可乐来一罐!」
还没有人赞赏,支持一下吧
哇~真是太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