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大行負債荒令全市場資金承壓 中國央行或難作壁上觀

[胡歌] 时间:2025-07-05 08:16:55 来源:忍辱負重網 作者:杨芳仪 点击:56次

今年以來中國央行對資金麵緊平衡給予了默許態度,本月多數交易日都通過質押式逆回購操作淨回籠資金。這既可為維穩匯率創造有利條件,亦有助於倒逼此前過快下行的國債利率向上回歸,可謂“一石二鳥”。然而,如果央行長期維持偏緊策略,銀行負債端可能進一步承壓,恐陷入大行進一步減少資金融出、乃至於掣肘信貸投放的負循環局麵,中國央行或需開始重新審視這一策略。

來源:彭博社

大行存款流失,一是因為去年數輪存款降息令存款利率對居民吸引力大幅降低,二是因為同業存款自律機製落地使得銀行存款麵臨新的壓力。根據國盛證券固收首席分析師楊業偉發送的報告,去年12月和今年1月銀行同業存款累計減少4.3萬億,基本上全部來自大行同業存款減少。

中國央行維持資金麵偏緊不僅令銀行日子難過,也給貨幣基金和債券基金帶來了壓力。今年前2個月1年期國債收益率升幅勢創2020年來連兩個月最大,中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升至去年12月來高位,據中國證券報報道,已有超過1200隻純債基金今年以來收益為負,達到純債基金的半數以上。

作為間市場回購資金融出的絕對主力,國有大型商業銀行麵臨著“負債荒”的困境,直接造成了本輪銀行間資金緊張。據知情人士表示,數據顯示大行在二月中時融出資金較去年日均融出量減少約三分之二。與此同時,銀行間7天質押式回購利率在上周一度升至近兩年來高位。

“短期仍需要關注贖回負反饋風險,”固收首席分析師張偉在報告中預計,資金麵持續收緊的可能性不高,可等待資金麵轉鬆帶來的交易性機會。

去年四季度銀行業淨息差降至1.52%的曆史低位附近。楊業偉在報告中稱,資金價格上升帶來銀行負債成本上升,而同時資產收益下降帶來淨息差的下行會加劇銀行經營壓力,銀行經營可能產生虧損進而會導致銀行選擇縮表,減少信貸投放,加劇基本麵的壓力,因而“目前並不支持資金持續大幅度收緊。 ”

債基壓力

“負債荒”主要體現在大行的存款增加規模下降。央行數據顯示,中國大型國有商業銀行1月存款僅增加2.1萬億元,這一增幅僅為去年同期的六成,且創2021年以來同期最低。

“資金緊主要是央行的態度問題。”澳新銀行資深策略師邢兆鵬稱,因當前中國經濟運行較好,且特朗普留給中國一個時間窗口,因此央行可以通過暫時收緊資金清理風險因素,他預計二季度起央行態度或有所鬆動,“現在的收緊是為了以後更好的放鬆。”

據媒體報道,個別小銀行今年已經逆勢上調存款利率爭奪存款,部分存款流向小銀行或進一步加劇大行負擔。而隨著銀行間市場資金利率走高,AAA評級3個月期同業存單利率升至去年4月來最高,銀行想通過同業存單彌補資金壓力亦麵臨成本上行的挑戰。

中國央行四季度貨幣政策報告稱將“根據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和金融市場運行情況,擇機調整優化政策力度和節奏”,是央行此輪收緊資金的最佳注解。隨著2月末逾3萬億資金大考來襲,周一中國央行在公開市場淨投放逾千億,為本月來最大。一些市場人士認為,隨著人民幣匯率壓力有所緩解、長端債券亦震蕩走弱,央行已到重新評估收緊資金麵政策的時候了。

中國央行未立即回複彭博新聞社的置評請求。因信息未公開,知情人士不願具名。

中國央行容忍銀行間資金麵緊平衡的策略雖有穩匯率、調利率的“一石二鳥”之效,但麵對緊平衡可能引發的負反饋,央行這一策略或難持續。

(责任编辑:陈玮儒)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