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巨頭鯨,以及巨頭鯨擱淺海南海灘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
內容導航:- 抹香鯨的資料?
- 哪種鯨魚最容易擱淺
- 世界上頭部最大的鯨是哪一種?
- 什麽是領航鯨?
- 水中速度最快的動物是什麽?
- 虎鯨和巨頭鯨哪個大
Q1:抹香鯨的資料?
鯨目
齒鯨亞目
抹香鯨科
拉丁學名:Physeter macrocephalus
英文名:Sperm whale
西班牙名:cachalote。
抹香鯨是齒鯨中最大的一種,頭極大,前端鈍,所以又稱為巨頭鯨,也名真甲鯨,它主要棲息於南北緯70Ⱔ的海域中。
體長18~25米,體重20~25噸。它體色呈灰黃色,頭部特別大,呈楔型,占體長的1/3,身體粗短,行動緩慢笨拙,易於捕殺。現存量由原來的85萬頭下降到43萬頭。
它的身體的背麵為暗黑色,腹麵為銀灰或白色。頭部特別大,幾占體長1/4~1/3。上頜和吻部呈方桶形,下頜較細而薄,前窄後寬,與上頜極不相稱。有20~28對圓錐形的狹長大齒,每枚齒的直徑可達10厘米,長約20多厘米。噴水孔在頭部前端左側,隻與左鼻孔通連,右鼻孔阻塞,但與肺相通,可作為空氣儲存箱使用,呼吸時噴出的霧柱以45度角向左前方傾斜。無背鰭。鰭肢較短。尾鰭寬大,寬約360~450厘米。
常結成5~10隻,多至200~300群體。性凶猛。主食大型烏賊、章魚,也吃魚類。繁殖期有激烈的爭雌行為。妊娠期12~16個月。每胎僅產1仔,偶見2仔,幼仔體長4~5米,哺乳期1~2年,7~8歲時性成熟,最長壽命可達75年。
分布於全世界各大海洋中,大多數生活在赤道附近的溫暖海區,極少數到達北極圈內。在中國見於黃海、東海、南海和台灣海域。其腸道內分泌物是極名貴的香料“龍涎香”,因此常遭捕殺,現數量稀少,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I,12章
編輯本段特征習性
抹香鯨隸屬齒鯨亞目抹香鯨科,是齒鯨亞目中體型最大的一種,雄性最大體長達23米,雌性17米,體呈圓錐形,頭部約占體長的l/3,呈圓桶形,上頜齊鈍,遠遠超過下頜。由於其頭部特別巨大,故又有“巨頭鯨”之稱呼。
抹香鯨這種頭重腳輕的體型極適宜潛水,加上它嗜吃巨大的頭足類動物,它們大部分棲於深海,抹香鯨常因追獵巨烏賊而“屏氣潛水”長達1.5小時,可潛到2200米的深海,故它是哺乳動物潛水冠軍。
抹香鯨的英文名為 Sperm whale 來自鯨蠟(Spermaceti) 一詞,那是因為它那方形巨頭中有一特殊貯藏裝置裏的油狀蠟,頭部的鯨蠟器官的作用是一個超級傳導體,有極其靈敏的探測係統即“聲納”,能用發出超聲波的喀嗒聲而聽其回音,用以在漆黑的深海探尋食物,以“聲納”替代不發達的小眼睛。
抹香鯨常與無脊椎動物之最的大王烏賊展開一場刀光劍影的相互殘殺,大王烏賊最大者達18米,重30噸。有人曾在熱帶海洋看到抹香鯨與巨烏賊搏鬥的激烈場麵,它們從深海一直打到淺海不是抹香鯨吃掉大王烏賊,就是大王烏賊用觸腕把鯨的噴水孔蓋死使巨鯨窒息而死,那樣,抹香鯨反倒成為大王烏賊的“美餐”了。
抹香鯨對巨烏賊的嗜好,是一種最珍貴的海產品———“龍涎香”的來源。抹香鯨把巨烏賊一口吞下,但消化不了烏賊的鸚嘴.這時候,抹香鯨的大腸末端或直腸始端由於受到刺激,引起病變而產生一種灰色或微黑色的分泌物,這些分泌物逐漸在小腸裏形成一種粘稠的深色物質呈塊狀重 100——1000克,也曾有420公斤的。其最大直徑為165厘米,這種物質即為“龍涎香”。它儲存在結腸和直腸內,剛取出時臭味難聞,存放一段時間逐漸發香,勝“麝香”。龍涎香內含25%的龍涎素,是珍貴香料的原料,是使香水保持芬芳的最好物質,用於香水固定劑。同時也是名貴的中藥,有化痰、散結、利氣、活血之功效。但不常有,偶爾得到重50~100公斤的一塊,便會價值連城,抹香鯨便由此而得名。
另外,抹香鯨巨大頭部骨腔內含有大量鯨腦油 (無色透明液體) 經壓榨結晶化成為白色無臭成結晶體稱鯨蠟,是很好工業原料,可製蠟燭、肥皂、醫藥和化妝品,亦可提煉高級潤滑油。抹香鯨肉味鮮美可食,皮可製革。
抹香鯨遍布全球各大洋,主要活動在熱帶和溫帶海域,通常在南北緯40度之間。我國海域均有分布,它們常以 5—20頭結群遊蕩,以雄多雌少組成群體,一般遊速每小時2.5—3 海裏,受驚時可達7一12海裏。
在繁殖方式上,抹香鯨為一雄多雌,小抹香鯨出生後,一般在10歲左右開始成熟。
1978年4月8日在山東膠南縣擱淺一頭雄性抹香鯨,長14米,重22噸,初步鑒定為37歲。鯨由中科院青島海洋研究所製成標本,現展於青島海產博物館,它吸引眾多遊客,令人流連忘返。
該鯨的骨骼係統也於1995年 5月架起來並對觀眾展出,這是我國最完整的齒鯨骨骼係統,它向人們說明:鯨,在漫長的曆史征程中,由陸地進入海洋的事實。
2008年初,一頭重達48噸的抹香鯨在威海榮成擱淺,死亡,後經過幾個月的時間製作成骨架標本和皮膚標本,現在劉公島鯨館展出,同時展出的還有龍涎香。這是亞洲目前擱淺的最大重量的抹香鯨。
抹香鯨的長相十分怪,頭重尾輕,宛如巨大的蝌蚪,龐大的頭部約占體長的1/4-1/3,整個頭部仿佛是一個大箱子。 它的鼻子也十分奇特,隻有左鼻孔暢通,而且位於左前上方,右鼻孔堵塞,所以它呼吸的霧柱是以45Ⱘ璥左前方噴出的。
抹香鯨喜歡結群活動,常結成5-10頭的小群,有時也結成幾百頭的大群。在海上有時頑皮地互相玩耍。但它的性情與藍鯨、座頭鯨截然不同,十分凶猛、厲害,其它動物一旦被它咬住就很難逃脫。抹香鯨捕食大王烏賊是最驚心動魄的一場惡鬥, 雙方搏鬥時會一起躍出水麵,簡直像一座平地而起的山,一般前者往往取勝,但有時後者憑借煙幕而逃之夭夭,人們發現在抹香鯨胃中的大王烏賊沒有被牙齒咬齧的痕跡,還有人在抹香鯨腹中度過一天一夜居然沒有死。這說明,抹香鯨雖有強大牙齒,但並不完全靠牙齒咀嚼食物。
抹香鯨體內有時還“懷”有怪胎,一般為灰色或微黑色的蠟狀物,剛從體內取出時非常難聞,幹燥後呈琥珀色,帶甜酸味。這就是有名的龍涎香。龍涎香本身無多大香味,但燃燒時卻香氣四溢,酷似麝香,又比麝香幽遠,被它熏過的東西,芳香持久不散,抹香鯨名字便是由此而來。
抹香鯨肉味鮮美,近似牛肉,可鮮食或製成各類罐頭;皮堅韌可作製革原料;體油、腦油和龍涎香是其身上的三大寶物,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
抹香鯨又是海獸中的潛水冠軍,幾千米深的深海可自由出入,而且能呆上近一個小時。那麽抹香鯨為什麽能潛得如此深呢?有人認為這可能與它喜歡捕食大王烏賊有關。抹香鯨為了獲得這種美味佳肴,不得不經常潛入深海,久而久之形成了對深海環境的適應。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一艘美國軍艦在夜間行駛時,忽然艦身強烈地震動起來,不少官兵以為觸礁或是碰上了水雷,於是紛紛行動,準備跳水逃命。經過檢查,才發現軍艦撞上了一頭正在酣睡的抹香鯨。
我國古籍《廣異記》記載:“開元末,雷州有雷公與鯨鬥,身出水上,雷公數十,在空中上下,或縱火、或電擊,七日方罷。海邊居民往看,不知二者何勝,但見海水正赤。”據估計,這裏所描述的正是抹香鯨與大王烏賊搏鬥的一個激烈場麵,不過文中顯然過於誇大其詞。抹香鯨最喜食大王烏賊,而這種烏賊身體巨大,目前已發現的最大個體有18米長。據報道,大洋深處也有30~40米長的烏賊。抹香鯨要吞食如此巨大的龐然大物恐怕不會輕而易舉,需要經過艱苦搏鬥,但至多一兩個小時,烏賊便葬身抹香鯨之腹了。除此之外,抹香鯨也食魷魚和各種小型魚類,胃容量可達300公斤以上,吞食量相當驚人。
編輯本段電影資料
追蹤一隻80歲高齡且重達45公噸的雄性抹香鯨的一生,見證它的成長以及它成為深海之王的一路曆程。深度探索大西洋與太平洋的壯麗深海奇觀,與觀眾一同進入令人屏息的神秘海底世界。我們還跟隨著他們的族群,見證了它們防衛虎鯨群攻擊的驚人一幕,以及它們如何與傳說中的生物麵對麵――神秘的十五公尺長皇帶魚以及體形驚人的大王魷和巨槍烏賊。
當抹香鯨潛入2千公尺以下的深海,深海景觀活靈活現的呈現在人們眼前——令人難以想像的深海峽穀、水下火山以及在地球上最高和最長的山脈。鯨魚帶領我們領略一場驚心動魄的刺激旅程——從失落古城的高塔螺旋,到巨大的海底峽穀以及廣袤平地上冒著黑煙的煙囪。
透過這段奇妙之旅,我們發現海洋在這80年來發生了巨大的改變。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變得更有生命力,卻令人難以想象,它更加容易受到各種變化的影響而改變,它有權力賦予這個星球生命力的同時,也可以把它奪走!
Q2:哪種鯨魚最容易擱淺
巨頭鯨。擱淺是指進入水淺處,不能行駛,事情遭到阻礙而中途停頓。巨頭鯨屬哺乳綱,體型很大,因此更容易擱淺,主要分布於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等熱帶。作為哺乳動物可以直接在空氣裏呼吸,但是當它們徹底的裸露出水麵後,全身的重量無法被均勻分攤。
Q3:世界上頭部最大的鯨是哪一種?
藍鯨是須鯨中最大的一種,最長者是1904到1920年間捕於南極海域的一頭雌鯨,長33.58m,體重170噸。
藍鯨亦稱“剃刀鯨”。哺乳綱、鯨目、鯉鯨科。分布廣泛,從北極到南極的海洋中都有。 藍鯨是地球上目前的最大的動物,一頭成年藍鯨能長到曾生活在地球上的最大恐龍——長臂龍體重的2倍多,非洲公象體重的30倍左右。 藍鯨是真正的海上巨獸,平均長度約26米,最高記錄為33.5米,平均體重150噸。這樣的巨獸需要大量的食物,一頭成年藍鯨一天消耗100萬卡左右的熱量,相當於1噸磷蝦,磷蝦是它 的大宗食物。藍鯨遊入淺灘,吞進滿口的水和磷蝦。磷蝦被充當活塞的舌頭過濾出來,舌頭迫使水通過懸掛於上顎兩側的似大篩子結構的鯨須流出去。一頭藍鯨的舌頭厚3米多,其重 量比一頭大象還重。 藍鯨曾漫遊於世界各大洋,據統計,單在南大洋中就曾有25萬頭這樣巨獸。但最近幾年,無情的捕鯨業使得藍鯨的數量越來越少,不足該總數的1%。確定藍鯨的數量是很困難的,目前 估計南極地區有幾百到1.1萬頭之間。這個數字無論正確與否,與曾經有過的數量相比,已經到了危險的下限。盡管最近50年來,一直限製捕鯨,並於1967年強製禁止捕鯨,但在科學 研究的偽裝下,仍然有人繼續對藍鯨進行商業性捕獵。 藍鯨遷移的距離很大,夏天,它們生活在極地水域,以鄰近浮冰邊緣的大量磷蝦為食。當冬天來臨時,它們遷移到溫暖的赤道水域,行程數千公裏。據悉,一頭藍鯨隻用47天時間,遊 程就達3000公裏以上。如此超長的旅程使得它們遠離進食基地,長達4個月之久的時間內概不進食。以積蓄的儲能為生。
Q4:什麽是領航鯨?
領航鯨是對圓頭鯨屬下的長肢領航鯨及短肢領航鯨的統稱。雖然它們的行為很像鯨魚,但卻是屬於海豚科的。領航鯨主要分布於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等熱帶、溫帶海域,很少在寒冷的海域活動,在中國僅見於東海和台灣省附近海域。
領航鯨體表呈黑色或非常深的灰色,一些種群下顎部分帶有明亮的灰色或白色的斑紋,腹鰭部分有一道寬闊,明亮且灰色的錨狀印記。
頭部前方隆起呈球形,較吻部還要突出,擁有40-48顆牙齒。尾部有厚重的肌肉,尾鰭寬1.3米。背鰭位於背部較前位置,並向後彎。初生的領航鯨背鰭非常柔軟,以方便生殖。它們的身體粗壯,並向尾巴收窄。
雌性的體型比雄性的薄。長肢領航鯨及短肢領航鯨的分別很少,在重疊的分布地一般很難在海中分辨。它們的分別在於腹鰭的長度、牙齒的數目及頭顱骨的形狀。短肢領航鯨的頭較圓,而長肢領航鯨的頭則較方。短肢領航鯨體型較長肢領航鯨的大。
出生時的領航鯨體重約為100公斤。成年雄鯨可以長達6.1米及重3噸。成年雌鯨則長4.9米及重1.5噸。雄鯨壽命約為45歲,而雌鯨的則為60歲。
大吻領航鯨
大吻領航鯨體長5-7米,體重3600千克。主要特征是前額圓,上頜額部膨隆,向前突出,吻部特別短,沒有明顯的吻突。從側麵看,頭與軀幹部的界限極不明顯,頭顯得很大,因而得名巨頭鯨。
嘴巴極大,口裂由頭部前下方斜往後下方切入。由於頸椎極短,鰭肢就好像長在頸部一樣。身體短粗,但肛門以後很細。背鰭小,寬大於高,位於身體的前1/3處,向後屈,後緣凹進。
鰭肢的位置較靠後,狹而長,末端尖,尾鰭不大。由於頸椎極短,鰭肢就好像長在頸部一樣。背側和腹側的棱狀皮膚脊不明顯。身體大部分為黑色,腹麵顏色略淡,兩個鰭肢的基部之間有十字形或錨形的白斑。噴氣孔短而寬。
牙齒較少,上下頜每側有7-9枚。大吻領航鯨分布於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等全球熱帶、溫帶海域,不到過於寒冷的海域,在我國見於東海和台灣沿海。
大吻領航鯨喜歡集群生活,通常結成10餘隻以上的群體,有時多達數百隻,群體中成年雄獸較少,大多為成年雌獸和幼仔。主要以魚類和烏賊等為食。大吻領航鯨每3-5年產一胎,雌獸的懷孕期為15個月,每胎產1。幼仔出生時的體長為140厘米,哺乳期為12個月,甚至數年。
Q5:水中速度最快的動物是什麽?
一種名叫旗魚的魚類可謂名副其實的“水中子彈”。旗魚一般長2到4米,呈優美的流線型。美國史密森學會國家動物園的研究人員發現,旗魚遊行的速度能達到每小時109公裏,是水中速度最快的動物。旗魚借此捕捉小魚或魷魚,躲避鯊魚的攻擊。
Q6:虎鯨和巨頭鯨哪個大
虎鯨:大小:出生2.1-2.4公尺,成體8.5(雌)~9.8公尺(雄),體重7,500-10,000公斤。
巨頭鯨:雄性最大體長達23米,雌性17米,體呈圓錐形,頭部約占體長l/3,呈圓桶形,上頜齊鈍,遠遠超過下頜。由於其頭部特別巨大,故又有
巨頭鯨
。
所以當然是巨頭鯨大了!
關於巨頭鯨和巨頭鯨擱淺海南海灘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麵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查看更多關於巨頭鯨的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