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觀新聞
2025年中國人民銀行工作會議、全國外匯管理工作會議1月3日至4日在京召開。會議總結2024年工作,分析當前形勢,部署2025年工作。
新的一年,央行提出將重點抓好七方麵工作,包括實施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擇機降準降息,保持流動性充裕、金融總量穩定增長;健全宏觀審慎政策框架,強化係統性金融風險研判,豐富宏觀審慎政策工具箱;用好用足支持資本市場的兩項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探索常態化的製度安排,維護資本市場穩定運行;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堅決防範匯率超調風險等方麵。
外匯局提出將重點抓好八方麵工作,包括加力推進外匯便利化改革,加力推進外匯領域製度型開放,加力維護外匯市場基本穩定,保障外匯儲備資產安全、流動和保值增值等方麵。
市場專家認為,2025年央行將繼續創新豐富金融工具,維護金融市場穩定,著力拓展貨幣政策空間;同時,2025年人民幣匯率麵臨的環境可能更為複雜,央行、外匯局向市場傳遞了穩匯率的堅定決心,前瞻性對市場預期進行引導。
明確釋放穩匯率信號
2024年,人民幣匯率先後經曆了貶值、快速升值再走貶的過程。
2025年開年,匯市再起波瀾。1月3日,在岸、離岸人民幣對美元雙雙走低。其中,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一度跌破7.30關口,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則順勢跌破7.35關口。
對於人民幣匯率,近期多個重磅會議均明確釋放穩匯率信號。
央行會議強調,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堅決防範匯率超調風險;2025年全國外匯管理工作會議也強調,加力維護外匯市場基本穩定,強化形勢監測研判,完善跨境資金流動監測預警體係,加強外匯市場逆周期調節和預期管理。
而日前召開的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2024年第四季度例會,與三季度例會內容相比,關於匯率的表述出現明顯變化。
例如,刪除“增強匯率彈性”表述,強調“加強市場管理,堅決對擾亂市場秩序行為進行處置,堅決防止形成單邊一致性預期並自我實現,堅決防範匯率超調風險”,恢複此前“三個堅決”的表述,表達了人民銀行維護人民幣匯率穩定的堅定決心。
這些表態,一方麵回應市場對於匯率的關切,同時也向外界傳遞穩匯率的政策態度。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張迪認為,2025年人民幣匯率麵臨的環境可能更為複雜,如果美國開啟新一輪加征關稅,人民幣匯率可能再次受到來自外部的衝擊。例會是在預判可能出現衝擊的情形下,前瞻性對市場預期進行引導。
華創證券研究所副所長、首席宏觀分析師張瑜認為,短期穩定匯率的訴求或有邊際提升的可能。穩定市場預期和加強市場管理的背景下,短期匯率的波動或是貨幣政策擇機考量的因素之一。
資深宏觀分析師鍾林楠分析稱,央行的政策工具箱豐富,包括加大逆周期調節因子使用、增加離岸央票發行規模收斂離岸市場流動性等;穩匯率對國內貨幣政策的影響有限。“以我為主”框架的隱含前提是匯率的主定價因子是增長預期,穩匯率更需要貨幣政策積極加大逆周期調節。
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溫彬在展望時表示,2025年,綜合來看,關稅、美元指數較大幅波動或繼續擾動人民幣表現,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彈性可能適度擴大;但經濟基本麵溫和複蘇、較為豐富的匯率管理工具,疊加近年來我國外匯市場韌性顯著增強,都會支撐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穩定。
溫彬認為,2025年年初季節性結匯將助人民幣走強,此後回歸雙向波動格局。考慮到近期美元指數高位運行並令人民幣再度有所承壓,2025年初結匯規模或不及2024年三季度,但仍可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人民幣匯率階段性走強。不過在此之後,伴隨著美元的較大幅波動,人民幣匯率或再度呈現雙向波動格局。同時,鑒於我國匯率管理工具較為豐富,預計能支撐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此外,美聯儲降息進程延續,也將在一定程度上支撐人民幣匯率。
加強房地產金融宏觀審慎管理
對於房地產相關領域的工作方向,央行例會的相關提法與此前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基調和內容基本一致。
央行會議指出,完善和加強房地產金融宏觀審慎管理,支持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
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2024年第四季度例會也提出,著力推動已出台金融政策措施落地見效,加大存量商品房和存量土地盤活力度,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完善房地產金融基礎性製度,助力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
“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和“完善房地產金融基礎性製度”“加強房地產金融宏觀審慎管理”,一係列關鍵詞為房地產市場在2025年發展定下基調。
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認為,需要建立房地產新發展模式的金融製度。對租購並舉、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現房銷售、全生命周期管理、存量盤活等,都與傳統的商品房開發不同,是開發貸款這一單一產品無法匹配的,也需要相應的金融產品,且需要在授信審批、風險管控、資金平衡上徹底革新。
2024年以來,一係列“組合拳”有力有效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在下調存量房貸利率、優化個人住房貸款最低首付款比例、取消或放鬆住房限製性措施等一係列政策優化助力下,房地產市場出現積極變化。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房地產市場監測係統數據顯示,2024年10月、11月全國新建商品房交易網簽麵積連續兩個月同比環比雙增長,一線城市帶動二線、三線城市商品房成交增長。
從需求端看,存量住房貸款利率調整、LPR多次下調、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下調等實實在在減輕了購房者房貸壓力。
人民銀行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11月新發放個人住房貸款利率為3.08%,比上月低7個基點,比上年同期低92個基點,均處於曆史低位。
從供給端看,2024年10月以來,金融監管總局、住房城鄉建設部進一步推動“白名單”項目擴圍增效。截至2024年11月18日,商業銀行已審批通過的“白名單”項目貸款金額超過3萬億元。
擇機降準降息
對於貨幣政策定調,央行工作會議再度明確“實施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為經濟穩定增長創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延續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整體基調。
在不少市場分析看來,2024年末降準降息未落地,不過寬鬆政策“遲到但不會缺席”。2025年還會繼續適度降準降息,與此同時,國債買賣等貨幣政策新工具也將為流動性供給提供更多選擇。
央行會議表示,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根據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和金融市場運行情況,擇機降準降息,保持流動性充裕、金融總量穩定增長,使社會融資規模、貨幣供應量增長同經濟增長、價格總水平預期目標相匹配。
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認為,擇機降準降息既是貨幣政策適度寬鬆的重要體現,也是實現適度寬鬆的重要手段。如果外部不穩定因素增多、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增大,那麽降準降息的時間點會提前,力度會加大;如果國內經濟恢複回升態勢穩固,降準降息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或將下降。總之,2025年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將加大逆周期和跨周期調節力度,更具前瞻性、有效性和針對性,為穩增長、促消費、擴內需創造更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
從政策空間看,首席經濟學家李超預計,央行公開市場操作的現券交易頻率、體量可能加大,一方麵提供基礎流動性支持,另一方麵強化對財政政策的協同配合,輔助政府債券順利發行。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